國際事件概述
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衝突升溫,美國敦促雙方克制
5 月 7 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再度於邊境地區爆發激烈交火,造成至少 25 人死亡。美國國務院當天發表聲明,呼籲雙方克制,避免衝突擴大。市場擔心若戰火延伸至主要原油輸送管線,將對中東供應構成實質風險。
G7 領袖峰會聚焦能源安全與中國經濟施壓
5 月 17 日於義大利舉行的 G7 領袖峰會強調對全球能源供應鏈的穩定承諾,並計畫擴大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進口限制。該行動旨在保護成員國本土產業,卻可能加劇中西貿易摩擦,衝擊全球需求預期。
OPEC+預期維持6月產量限制以支撐油價
儘管近期油價回落,OPEC+於5月內部會議傳出將於6月延續現有減產協議,至少維持至2025年第三季。此舉反映沙烏地與俄羅斯對維持70美元油價目標的共同立場。
中國宣布下調LNG關稅以保障夏季用氣
5 月底,中國國務院宣布自6月1日起對特定液化天然氣(LNG)進口調降關稅,以確保夏季高峰期間的工業與民生用氣需求。亞洲天然氣市場短期出現需求上揚預期,對油氣行情形成聯動影響。
國際原油市場走勢
價格變動
5 月 6 日:布蘭特報 71.10 美元/桶,WTI 報 67.85 美元/桶,因以黎衝突升溫與OPEC+延產預期推升避險買盤。
5 月 13 日:布蘭特下跌至 68.92 美元/桶,WTI 報 65.12 美元/桶,受中國PMI數據疲弱影響。
5 月 22 日:布蘭特回升至 70.33 美元/桶,WTI 67.04 美元/桶,市場重新評估夏季用油高峰與OPEC政策走向。
5 月 30 日:布蘭特收於 69.40 美元/桶,WTI 66.55 美元/桶,整體5月油價區間窄幅震盪,月均價略高於4月。
影響因素
OPEC+動向穩定市場預期:沙烏地與俄羅斯表態支持延長減產協議,成為穩定市場的核心支撐。
地緣政治風險反覆:以黎衝突升溫與伊朗核協議談判再陷僵局,使中東風險持續為市場焦點。
需求端變數:中國、歐洲公布之經濟數據多低於預期,對全球能源需求構成壓力;美國汽油庫存連續上升也抑制漲勢。
美元走勢與金融市場波動:美元指數於5月走強,對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形成壓力;同時美股震盪亦影響風險偏好。
台灣塑膠行情
5 月價格變動
PE(HDPE/LDPE):5 月台灣PE價格續跌 1–2%,因乙烯價格走低與亞洲需求持續疲弱。
PP:PP 價格再跌約 1.5%,汽車與家電需求未見明顯復甦,買盤持續觀望。
PVC:PVC報價維持平穩,少數等級略有回升,月末SPVC均價約 K67–68,與4月持平。
主要驅動因素
乙烯成本續跌:亞洲乙烯現貨報價於5月進一步跌至 630–650 美元/噸,連續三月走低。
丙烯成本小幅整理:丙烯報價持穩於 800 美元上下,整體波動不大,對PP支撐有限。
歲修結束供應回升:台灣與韓國部分裂解裝置歲修結束後產能恢復,PE供應略增。
PVC季節需求抵消疲弱外銷:台灣建材業進入旺季,對PVC內需形成支撐;惟外銷至東南亞仍有壓力。
市場預測
6 月預期:
PE與PP:預期延續偏弱態勢,6 月PE/PP價格可能再下滑 1–2%,除非中國或美國釋出重大經濟刺激措施。
PVC:若建材旺季持續,PVC報價可望微幅上調 1%,但全球經濟與匯率波動仍為不確定因素。
中長期因素:
若OPEC+延續減產至Q3,可能提供油價支撐,反映至石化成本。
中美貿易、地緣政治演變、美國夏季用油與天然氣需求將牽動第三季塑膠價格走勢。
總結
5 月份,國際政經事件—包括中東衝突與G7能源政策—成為油價波動主因,原油價格整體呈現震盪整理。OPEC+延產預期為主要支撐力量,惟中國與歐洲經濟指標疲弱壓制反彈動能。
台灣塑膠行情方面,PE與PP受乙烯與丙烯成本下滑、需求未明朗影響,價格續跌;PVC則在內需旺季支撐下穩定。未來需密切關注OPEC政策實施力度、中東衝突升溫情形,以及中國內需與製造業回溫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