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專欄】穩健轉型,掌握進化節奏

一、營運策略|由快轉穩,深化夥伴關係

調整成長模式,強化現金流穩定性
隨著全球市場節奏快速變化,我們的營運模式也進行深度調整,從「搶時機、拚速度」轉向「抓節奏、重品質」。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強化獲利與現金流,成為我們新的策略重心。

深化長期合作,拓展系統性價值
我們與多個國際夥伴的合作已從「供應角色」轉變為「市場共創者」,對方在新技術開發階段即邀請我們參與測試與驗證,反映出我們在研發整合與品質管控上的可信度持續提升。

擴大製程掌控力,提高靈活應對能力
為因應未來市場波動與客製需求增加,我們逐步掌握混料、成型、包裝等關鍵製程,讓整體供應彈性與品質穩定性更具優勢。這樣的策略不僅提升交付效率,也建立起「穩定可靠」的市場形象。

匯率與利率雙重挑戰下的應對
在美元走弱與利率高檔維持的情況下,我們主動優化資金配置與報價機制,並加強風險預測機制,以應對潛在的財務壓力,維持成本控制與營運穩定性。

二、研發與專案|精進細節,突破應用瓶頸

功能性材料驗證持續推進
針對紙漿模塑的防油防水應用,我們改採植物性蛋白進行測試,初步結果顯示天然成分在疏水性與膜層韌性上有不錯表現。雖仍面臨添加劑穩定性與塗佈均勻性挑戰,但已確認未來具商業化潛力。

吹膜材料瑕疵改善初見成效
針對吹膜產品中晶點過多的問題,我們建議客戶使用新型成核劑並調整配方比例,實際結果顯示晶點數量下降近 50%,提升整體產品外觀與品質一致性。

環氧天然橡膠優化硬度與壓縮表現
針對彈性產品的成品硬度提升需求,我們建議採用相容性更佳的環氧化天然橡膠,成功兼顧硬度與壓縮回彈表現,為高性能橡膠材料的應用拓展出更多可能。

國際專案進展與測試佈局
多項外銷專案進入新階段,不僅重啟與舊客戶的接觸,也完成多場國際顧問會議,並配合品牌客戶提出最終提案與材料樣本。從機能膜材料到抗菌應用,國際合作的深度與廣度皆逐步提升。

三、前瞻觀察|放眼市場,強化內外節奏協作

毛利率回升,庫存成本有效控制
6月我們抓準匯率與原料波動時機,提前備貨與壓低成本,搭配出貨節奏調整,使得整體毛利率提升至近9%。若後續銷量持穩,將有機會帶動全年獲利節奏超越原定目標。

開發動能持續累積,靈活應對失敗風險
雖部分開發案如紙漿類產品因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與對手削價競爭面臨評估是否暫停,但團隊持續進行測試與驗證,一旦技術取得突破,仍有機會重新投入。此舉也反映我們面對變局的彈性與決策成熟度。

策略思維從生意轉向資產
除了營運與技術,我們也啟動了對中長期資產規劃的初步思考,包括社區與地產投資等議題,未來會評估是否小規模試行,作為資本配置與風險分散的延伸選項。

四、結語|慢不是停止,是為了走得更遠

當市場不再只重「快」,我們選擇穩健精進每一環節。從材料科學、製程整合到國際合作與市場回應,我們所打造的不只是眼前的營收,而是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力。

進步,不一定要驚天動地;但只要每一個月、每一個技術細節都比上一次更好,那麼我們就始終走在向前的路上。

【5月專欄】穩中求進,精準調整迎轉折

一、業務拓展|多元場景下的機會探索

深化海外專案合作:Dimpora、Elastochem 雙線並進
5月與歐洲戶外品牌 Dimpora 的例行會議中,已有多款薄膜材料完成測試並接近銷售階段。我們亦與 Elastochem 進行產品定位與價格策略的深入討論,強調技術差異化而非價格競爭。

跨產業接觸拓展新應用場景
拜訪電池膜、軟性電子與穿戴裝置領域的新興客戶,掌握材料在高規安全標準下的需求趨勢;雖市場價格普遍下滑,品質與創新仍是切入關鍵。

參展與國際接觸:Computex 應用實地觀察
透過參與 Computex 與南部塑料展,我們進一步接觸無人機與智慧硬體相關供應鏈,並深化對潛在客戶需求的理解,為後續專案推進打下基礎。

穩健外銷量成長,鋪路Q2表現
5月出口總量達218.75MT,創2025年以來單月最高,主要來自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穩定需求,加上巴西嬰幼兒客戶終於通過測試與法規審查,開啟首次出貨。

二、研發與開發|回歸材料本質,突破應用瓶頸

抗菌紗線升級,氧化亞銅穩定成形
針對纖維發黑與壓昇異常問題,團隊透過粉末包覆與乾燥控制成功改善,紗線顏色轉為淺赭紅並具備快速抗菌特性,樣品已送測等待回饋。

紙漿模塑材料路線修正
初期澱粉路線因分解溫度與模具沾黏問題受限,轉向黃豆粉與石膏粉組合方案,並優化pH調控與陽離子吸附條件,進一步展開內部試驗。

EVA/LDPE 發泡異常改善方案提出
針對醫療與運動墊產品的破孔問題,建議使用成核劑母粒改善分散與發泡均勻性,客戶已納入下階段測試計畫。

吸盤解決方案專案提案
針對吸盤產品的可回收性與機械強度目標,我們提出單一TPO家族解決方案,兼顧美學、強度與生產週期,朝向環保與結構整合的產品設計邁進。

三、營運管理|面對外部波動的策略應變

匯率變動衝擊下的雙邊管理
台幣自32.5升至30造成出口壓力,同時降低庫存成本效果滯後。我們已先行調整呆帳提列比例以維持短期財務穩定,並規劃於6月調回原比率以對應非營收改善。

市場觀察:供過於求與價格戰重啟
國際市場進入「變動成本以下報價」的激烈價格戰,中東業者憑藉一體化優勢壓低報價,對一般規格市場造成衝擊。我們則以特殊規格與認證材料作為避風港。

內外銷動能拉鋸,營收略低預期
5月內銷新貨尚未到貨,無法即時反映升值利多;外銷毛利亦因匯率與報價競爭而受壓,整體營收與損益落後預期。不過預期6月營運將強勢反彈。

四、未來展望|打好基礎,靜待回彈契機

紙漿與功能性專案繼續觀察投入回報比
雖短期利潤與價格遭遇壓縮,但若技術測試通過,仍將保留可進一步推進的彈性空間,視為潛力儲備資產。

Q3需更審慎、但不悲觀
訂單狀況預估將略有收縮,惟已知6月出貨穩健與匯損回補可作對沖;策略上將強化資源分配與彈性調整,避免不必要擴張與浪費。

重申核心原則:以開發為基、以差異化避風
在供需失衡與全球需求低迷的環境中,唯有持續開發、強化配方與應用深度,才是穿越市場谷底的長期解方。

【4月專欄】整合動能,創造新價值

一、業務拓展|擴大版圖,共創價值

  • 拓展多元產業客群:持續推動重點行業客戶的測試與驗證階段,並密切追蹤需求變動與溝通時機,避免後續合作因認知落差而延宕。

  • 推進量產與新市場開發:多個產品線已進入準備量產階段,同時積極評估新興應用場域的技術驗證與供應鏈布局風險,確保市場進入前的各項條件具備。

  • 參與國際展會與跨區商務拜訪:透過展會與海外行程掌握產業趨勢,並即時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需注意價格競爭與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挑戰。

  • 加強與核心供應鏈長期合作:藉由協商原料成本與研發合作方案,縮減整體採購支出,並確保供應彈性,但須留意全球原料價格與物流變動風險。

  • 國際提案與外銷專案跟進:針對海外品牌的方案提案已進入初步測試階段,須密切跟蹤驗證進度與客戶反饋,避免因後續跟進不及而錯失商機。

本月整體拓展策略在於「多線同步、風險並管」。一方面,透過重點客戶的測試合作與量產準備,檢視內部研發與生產鏈路的成熟度;另一方面,借助國際展會與專案提案,累積跨區商務經驗。但同時須謹防以下關鍵風險:客戶測試階段若未能按時獲得確切回饋,將延緩量產與後續出貨;供應鏈若因價格波動或物流中斷,可能影響專案成本與交付;國際提案進度如未有明確驗證結果,也可能造成預估商機落空。

二、專案管理與開發|精準執行,持續優化

  • 抗菌與功能性配方測試:正在進行多項配方的可行性驗證,需留意測試數據的可複製性與設備安全控制,並評估量產時的成本與效能平衡。

  • 可降解或環保材料研發:完成初步塗佈與性能測試,下一階段需驗證量產工藝的穩定性、回收/可堆肥特性,以及整體成本結構是否符合商業定位。

  • 抗菌紡織品開發:初步抑菌性能已達預期,但需進一步進行樣衣試穿與市場測試,並分析生產良率與定價策略的可行性。

  • 與混煉與薄膜製造廠合作:多個配方方案正在比較與優化,核心在於提升黏著力與產品附著度,同時要確認最終配方在現有產線上的可操作性與成本影響。

  • 跨領域技術交流與學習:針對水處理與其他專案所需的先進技術,持續彙整內外部實驗數據,確保研發時程及資源配置不偏離目標。

  • 關稅變動與既有專案調整:因國際關稅政策變化,需靈活調整內銷與外銷策略;同時,部分專案已進入正式啟動階段,須持續追蹤市場價格與競爭力,避免資源浪費。

  • 國際品牌測試專案管理:針對海外客戶的技術文件與測試標準,已完成初步準備,仍需確認測試規範無誤,以降低重工或延期風險。

在專案管理與開發層面,重點在於「驗證可靠性與及時調整」。各項配方測試若數據不穩,就需迅速召開技術會議討論改良方向;環保材料開發雖具市場潛力,但若量產工藝尚未優化,恐導致成本失控;抗菌紡織品若未能通過實際穿著測試與市場接受度評估,也可能難以量產。而與製造夥伴的合作,需要持續追蹤配方對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影響,確保在現有產能下能穩定產出合格品。對於關稅政策與海外專案,也要保持高度敏銳,才能快速反應市場變化,避免因策略遲滯而失去競爭優勢。

三、未來展望|洞悉變局,迎接挑戰

  • AI技術整合與效益評估:深入利用 AI 協助內容生成、報告編輯與市場預測,但需明確建立資料來源信賴度與模型回饋機制,避免策略判斷過度依賴而失真。

  • 永續材料與綠色供應鏈:隨著市場對環保要求提升,將持續加大對高價值綠色材料的篩選與合作,並評估供應鏈多元化風險,確保在原料短缺時仍有替代方案。

  • 匯率與成本風險管理:面對匯率波動帶來的成本機會與挑戰,已優化報價機制與成本監控流程,未來需結合財務工具與動態調整策略,以降低利潤侵蝕風險。

  • 新產品量產與商業化:針對即將量產的技術成果,持續優化良率並控制成本,若測試結果符合預期,即可快速推進商業化;若出現技術瓶頸,則需預留替代方案並適時調整研發方向。

  • 國際市場加速布局:累積的外銷經驗已為進一步拓展海外客戶打下基礎,接下來將強化當地支援與售後服務,並密切跟進試單反饋,以保持競爭先機。

  • 技術創新與競爭壁壘:聚焦具高附加價值且難以複製的技術,如防霧與抗菌等功能性應用,並結合市場教育與差異化定位,進一步加強專利佈局與技術保護。

未來需以「策略靈活與風險預警」為核心:AI 應用若無法持續提供高品質決策支援,反而可能干擾判斷;永續材料雖為趨勢,但若未掌握多元供應管道,在原料短缺時恐影響生產;匯率波動短期有利,但長期仍可能帶來成本壓力,必須透過對沖或動態報價應對。產品量產若順利,可快速擴大市占,但若遇到良率或認證問題,需預先備案。國際市場布局務必針對當地需求與法規進行更細緻研究,以降低法律與合規風險。最後,持續推動技術創新,並透過專利與品牌效益構建競爭壁壘,才能在全球市場中保持優勢。

【3月專欄】我們的腳步與視野

當全球市場充滿變數,穩健與靈活並行就顯得更加關鍵。2025年3月,我們持續在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透過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與技術研發的堅持,穩步推進各項業務與專案。以下是我們這個月的三大重點成果與展望:

一、業務拓展|走進市場,深化關係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區域貿易政策波動的背景下,我們深化與多國客戶的互動與合作,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三月的海外出貨雖較保守,但我們完成數個關鍵項目的推進:

  • 協助客戶通過高標準的安全審核,如進軍巴西嬰兒用品市場。

  • 與多國合作夥伴保持週期性會議,確保合作項目穩健推進。

  • 深入推廣高規格新材料至中國、日本及紐西蘭等地,為中長期市場奠定基礎。

我們也觀察到,面對能源轉型與成本高漲的環境,不少國際企業選擇在地化生產。我們將持續提供在地供應選項、材料優化建議與物流策略調整,協助客戶掌握轉型契機。

二、專案管理與開發|技術創新與市場回饋同行

本月多項開發計畫進入實驗與驗證階段,顯示我們技術團隊不斷在前線挑戰極限:

  • 氣密膜開發:用於球類產品的高氣密材料正在測試新型熱接合技術,預期能大幅提升氣密性與產品壽命。

  • 抗菌纖維與環保紙膜專案:以氧化亞銅與改質澱粉為核心,開發具有高抗菌性、防油、防水與可回收特性的材料,呼應全球減塑與健康趨勢。

  • 紙漿模塑與膠黏劑專案:鎖定一次性環保餐具市場,與合作工廠共同優化配方與加工流程,打造可望突破美國市場的解決方案。

這些專案不僅回應產業需求,也為未來大規模生產奠定技術基礎。

三、未來展望|直視挑戰,靈活布局

全球經濟面對通膨、貿易摩擦與政策不確定性,我們選擇直視挑戰,積極調整策略:

  • 財務操作方面,靈活調配資產配置與外匯避險機制,為未來擴張保留動能。

  • 面對潛在的對美高關稅環境,我們協助客戶預做供應鏈重組規劃,降低風險。

  • 在環保意識抬頭與ESG浪潮下,我們持續強化永續產品研發,以符合市場長期趨勢。

我們相信,在變動中找準方向,才能為客戶創造穩定而持久的價值。

【2月專欄】從供應鏈到創新研發

2025 年 2 月,我們在業務拓展、專案開發及未來規劃三方面皆有亮眼進展。本月的重點不只是交付成果,更在於與夥伴深化合作、推動永續創新,以及為未來鋪設長遠的發展道路。

一、業務拓展|深化信任、強化國際布局

本月,我們在全球多個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合作,以下幾點格外值得一提:

  • 供應鏈角色升級:我們從原先單一品項的採購支援,成長為涵蓋整體結構、功能零件與整合服務的夥伴,突顯了我們在供應鏈整合上的價值。

  • 夥伴關係升級:部分合作客戶已由單純的材料採購轉向委託我們進行供應鏈策略設計與執行規劃,顯示我們在系統思維與解決方案上的能力深獲信賴。

  • 新市場機會開展:我們也陸續接獲顧問型合作邀請,協助新客戶探索回收與可再生材料市場,為日後永續發展打下基礎。

這些成果顯示,我們不僅是材料供應者,更是能協助客戶掌握市場機會的成長夥伴。

二、專案管理與開發|整合技術力與市場需求

產品與技術開發是我們穩健前行的重要動力,本月我們啟動或持續進行多項具潛力的項目:

  • 消費型產品代工與設計:我們協助客戶評估代工可行性,並針對產品模具、產能與成本做出專業建議,讓客戶能更快速推進市場化。

  • 新型機能材料開發:團隊投入多道工序測試、原料改良與產線評估,為高端市場開發具差異化的加工品。

  • 出口專案與樣品試製:我們積極回應國際客戶的新需求,包括產品試樣、材料認證與測試製程安排,為中長期訂單鋪路。

  • 環保材料應用與研發:從包材到一次性用品,我們不斷挑戰工藝與配方的極限,期望在環保、可回收領域成為可靠的創新推手。

不論是製程調校還是跨部門協作,開發團隊持續以「從設想到實現」為導向推進每一項專案。

三、未來展望|永續創新 × 策略投資 × 跨域整合

邁向未來,我們的重點將落在三大核心:

  • 永續導向的創新研發:我們將持續推進以環保、安全、回收為目標的材料與應用,並積極回應市場對 ESG 的高標準。

  • 資本運用與策略投資:我們秉持「審慎評估、效益最大化」原則,靈活運用資金支持具潛力的合作機會,包含技術共享、產能共建或策略性增資。

  • 跨產業協同發展:無論是在出口布局、製造升級或研發合作,我們將加強與上下游夥伴的協作,打造更具彈性與前瞻性的供應網絡。

我們相信,一間企業的價值,不只在於營收成長,更在於其在全球轉型過程中的角色定位與價值創造。

2024年度總結

2024 年,全球經濟局勢變幻莫測,塑料產業面臨著供應鏈波動、價格競爭加劇等諸多挑戰。面對重重考驗,公司沉著應對,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穩健的發展。

業務拓展

  • 鞏固合作,拓展新機

    • 公司始終將紐西蘭、菲律賓和新加坡視為主要出口市場,

    • 與當地客戶保持密切合作,並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

  • 探索新興市場

    • 公司穩步推進越南、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的開發,

    • 並在這些市場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 擴展產品線:

    • 除聚合物產品外,公司積極拓展電子元件和半成品等非聚合物產品的出口業務,

    • 以豐富產品組合,提升盈利能力。

專案管理與開發

  • 提升專案管理水平:

    • 公司不斷提升專案管理水平,

    • 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

  • 參與國際研發合作:

    • 公司參與了多個國際研發專案,

    • 與國際知名企業攜手合作,

    • 共同開發新材料和新技術。

未來展望

展望 2025 年,公司將繼續堅持「客戶至上」的原則,以創新驅動發展,努力實現新的突破。

  • 深化客戶關係:

    • 公司將持續深化與客戶的合作關係,

    • 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

    • 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 優化產品策略:

    • 公司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

    • 開發高附加值產品,

    • 以增強產品競爭力。

  • 精進企業管理:

    • 公司將持續完善企業管理體系,

    • 提升營運效率,

    • 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4 年,公司在風浪中砥礪前行,穩中求進。我們堅信,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必將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